一句話,無論大家歡迎與否,組件的“1元+”時代來了。
就像之前流行“擴產”、“高效”……等熱門詞匯一樣,“1元+”時代,哪些詞匯將再次占據行業(yè)視野?在剛剛過去的“PVTD光伏風向標大會”上,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宋登元博士告訴大家,那便是降本、降本、降本……“老板會找你談話,現在組件都2塊錢以下了,技術怎么提上去成本才能降下來?”
針對降本,各路一線技術咖給開出了自己的處方。
金剛線
在過去的一個月中,硅片廠家遭受的沖擊最大。從記者掌握的數據來看,除了晶科、阿特斯、山西中電科、永祥、高佳、江蘇德潤、盛達光伏7家仍然保持滿產之外,以協鑫、隆基、中環(huán)為代表的硅片大廠都有不同程度的開工不足。而整個切片環(huán)節(jié),到2017年末絕大部分已經實現了金剛線切割,但這并不意味著金剛線切割落伍,只是由于置換的早晚而為企業(yè)帶來的競爭力的差別。
保利協鑫切片事業(yè)部副總裁金善明表示,在接下來的5-10年內晶硅仍將是主流,“只要有晶硅,就會有切割,而只要切割還在,目前看其他所有的方式都取代不了(金剛線切割)”,同時他還指出行業(yè)如今的現狀(組件“1元+”時代)已經不會給那些沒有成本優(yōu)勢的技術更多機會,考慮到硅耗、輔料節(jié)約及能耗的幾方面,金剛線切割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是大家唯一的選擇。
而關于金剛線的未來,金善明指出以下幾個方向:1、薄片化。隨著金剛線切割技術進步,配合電池方案的改變,未來硅片薄片化將是不可更改的主流。目前金善明所在的保利協鑫已經實現30-40%的180硅片,170硅片也在實驗中。2、細線化。金善明指出由于金剛線切割靠鉆石,只要有足夠的強度,基本不會被磨損,如此未來完全可以“改造線的質量,使線更抗拉更細”,現在單晶基本上都是50、60微米,多晶大多60微米,未來都有可能達到30、50微米。3、高線速。當細線品質穩(wěn)定之后,提高線速,進而提高切片速度就成為可能,當然屆時配套設備的功率和穩(wěn)定性等控制能力的要求就更高。4、裝載量。之前金剛線切割機大多600到650、700比較多,現在已經有870專用機出現,“細線化普及之后,讓切割機的裝載量更大”,進而提高了效率。都將是未來更低成本切割的選擇。
黑硅
考慮到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,國內市場“單多晶之爭”中多晶?,F的弱勢,以協鑫、阿特斯為代表的多晶龍頭提出了“黑硅”、“鑄錠單晶”等來應對單晶PERC的猛烈攻擊。
根據保利協鑫的實際案例,可以看到濕法黑硅工藝所帶來的添加劑、化學品的降低,導致總成本降低了近40%。未來隨著黑硅成本的進一步降低,完全可以實現在更低成本的基礎上0.3%以上轉化效率加成。
未來,多晶要一改目前的弱勢,金善明指出出路就在于“金剛線+黑硅+PERC”,“只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,多晶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”。
TOPCon
除了直接普遍意義降本,宋登元博士認為提高效率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維度的降本。鑒于N型電池成本持續(xù)的居高不下,P型電池成為行業(yè)普遍的選擇。然而,與傳統(tǒng)的意義上的理解“轉換率要超過25%就只能選擇N型電池”不同,TOPCon就提供了一條“P型硅、26%及以上轉換率”之路。
TOPCon雖然在結構上看起來非常復雜(它在二氧化硅層之外多加了一個高摻雜性多晶硅層,還提供了可選擇性接觸,還要添加一些薄膜技術在內),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意義,顛覆了P型電池轉換率的極限。此外,TOPCon結合背結,效率可以做到跟異質結一樣的高效率,但是工藝難度及成本要比異質結低很多。“實際上我覺得這種技術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大規(guī)模、工業(yè)化生產的,因為第一結構簡單,第二不管是電流還是電壓確實能提高很多。”宋登元說。
PERC/PERT
行業(yè)中有種說法,說“PERC技術已經過時”,但是一線的技術專家大多不同意,他們認為PERC電池結構雖然老,但是因為簡單,所以在未來2年無論單晶還是多晶,PERC都仍將是主流。不僅如此,由于PERC電池本身自帶光環(huán),觸發(fā)了雙面技術,導致背面也能有一些發(fā)電收益,所以PERC電池非常適合疊加雙面技術,在實際生產中可以給業(yè)主帶來更高收益。
至于PERC的潛力,有外媒報道,Sunpower通過各種技術的疊加,成功把PERC電池的效率做到了24%以上。只是實現工藝更加復雜,多技術疊加帶來了成本、衰減、穩(wěn)定性等隱憂。
而PERT是一種天然的雙面N型電池,雙面率高、壽命長、抗衰減等表現都比PERC更好,只是一方面囿于投資成本另一方面效率提高沒有PERC快,所以目前市場上做PERT的公司不多。但是未來N型技術獲得迅猛發(fā)展的時候,PERT也將會迎來更多機會。
N-PERT/PERL、IBC、異質結
之前最流行的三種高效電池結構,就是N-PERT/PERL、IBC、異質結。行業(yè)中的主流觀點認為:效率要做到26%以上,材料要用N型,結就要用異質結。
然而,實際上行業(yè)中做N型的企業(yè),無論英利、中來,甚至協鑫、晶科,至今在實際生產中都無法突破成本關,同時實際生產效率與實驗室數據也有較大的差距,無法形成量產優(yōu)勢。但是2018年以來,異質結HIT/HJT技術開始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,531前后開始由大筆資金投入,但是否能夠挺過531之后的行業(yè)的冷寂期,還未可知。